Q1
到底是叛逆?還是病了?
首先,當您或您孩子的狀況有「明顯且持續的改變」時,需要特別關注。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:有人熱情奔放、有人內斂沉穩;有人喜歡冒險刺激、有人喜歡穩定規律,但通常每一個人的特質通常相對穩定的,不會劇烈改變;若有下面提到的變化,且改變明顯又強烈,就是需要注意的徵兆:
- 沒有原因且持續性的悲傷-長達兩週或更長時間(如:沒有失戀、成績下降、親友病故等外在因素存在,情緒卻持續低落)
- 社交互動上變得退縮(如:原本下課都會跟同學去逛街,現在都不去了)
- 有自我傷害的行為、或談到死亡或自殺
- 情緒暴躁、極度煩躁(如:用非常激烈的言詞、行為表達情緒)
- 具傷害性且失控的行為(如:飆車、大量飲酒)
- 情緒、行為或性格的急劇變化(如:原本很開朗卻變得沉默;原本喜歡參加社團或看漫畫,現在都不喜歡了)
- 飲食習慣的改變(如:並非因為減重,食量減少或表示沒有食慾)
- 體重下降
- 難以入睡(如:睡不長、睡不穩、困難入睡)
- 經常頭痛或胃痛(常抱怨身體不適)
- 難以集中注意力(如:坐立不安、無法好好閱讀書籍)
- 學習成績的變化(即使努力,成績仍退步)
- 逃學或失學(不想去學校)
其次是,假如您或您的孩子對上述的情形感到困擾,即使尋求改變,也沒有結果,例如成績變差,試圖努力用功,但成績並無改善,這反應了您或您孩子調適困難,此時應該尋求協助。若生活功能持續下降,包括學業成績、人際關係、及自我照顧狀況不佳,則需盡快求助。
當您覺得孩子的狀況有改變時,不妨詢問身邊的朋友、師長,就其觀察少年的狀況是否也有改變?若身邊的親友皆感受到少年狀況有所改變,則可尋求學校老師、輔導人員或醫師的幫助,除了可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狀況是疾病還是低潮外,更重要的是可獲得因應的策略和協助的資源。
對孩子的親友而言,要分辨這是孩子風暴期的情緒起伏、抑或精神疾病的症狀並不容易。相信有這樣疑惑的您,對身邊的青少年是相當關心的,這時候您可以邀請他/她和您一起尋求協助。
- E. Fuller Torrey(2006)。躁鬱症完全手冊(丁凡譯)。臺北市:心靈工坊
- David J. Miklowitz(2010)。是躁鬱,不是叛逆(丁凡譯)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
-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. (2020). Mental illness in children: Know the signs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healthy-lifestyle/childrens-health/in-depth/mental-illness-in-children/art-20046577 (2021/05/11 visited)
Q2
青少年在學校有哪些可以求助的管道?
「發生精神疾病不是您或您家人的錯 -- 這個疾病發生的原因複雜到連學者也還在研究中。但我們已經知道如何促進精神健康。你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精神健康。而改善精神健康的第一步,就是找人談談。 」
~ 美國心理健康聯盟,青少年與年輕人,https://www.nami.org/Your-Journey/Teens-Young-Adults (2021/08/05 造訪)
除了社區中心理衛生中心、身心科診所外,各級學校的心理諮商中心或輔導室都有輔導教師或諮商心理師。無論是您本人想要會談,或任課老師想討論學生的狀況,都可以直接預約時間會談。
如何開始:與求助管道接上線
在Q4-1中我們討論身心狀況改變的徵兆,或許您會希望與人聊聊您或您孩子的狀況。求助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,或許您會擔心被其他人發現、擔心自己的困擾是否值得討論等等,心中會有許多不安和擔心。以下有一些策略希望可以幫助您和輔導資源連結上。
直接前往輔導室
前往輔導室與輔導老師會談在您的校園中是否常見呢?目前許多校園運用會談資源的風氣都相當普遍。若您覺得前往輔導室並不會特別有壓力,可以自己前往,若有信賴的同學陪同都是很棒的方式。
與班導師討論
若您與導師的關係還不錯,也可先與導師討論如何與輔導師的資源聯繫上。口頭詢問、寫聯絡簿、夾紙條都是與導師溝通的可行方式。
運用校內輔導室信箱
部分校園內、輔導室門口都設有實體輔導信箱,若您對直接前往輔導室感到遲疑、也不是很希望導師介入,可以運用校園內的輔導信箱求助。此外,現在許多輔導室也提供聯絡E-mail,也可運用網路和校內輔導室老師討論自己的狀況或預約面談時間。
使用校內資源的好處除了地點方便外(不用前往醫院或診所),時間上也可以配合您上課時段。假如擔心別人好奇,也可以以「出公差」的名義去輔導室。除了校園資源外,其他可以尋求的支持與服務,參見「復元旅程,出發!-- 有點怪也OK 及 專業陪你走」的介紹。
Q3
假如我的孩子果真生病了,我該怎麼應對?
青少年階段是人生中的風暴期,敏感而脆弱,同時,青少年也是精神疾病好發的階段。對於身旁的親友或師長,要協助他們挺過青春風暴,您需要協助。
-
形成一個協助的親友團
當您發現孩子有異常,不妨詢問孩子身邊其他人,例如其他家人、好友、甚至是師長對孩子的觀察。這不僅有助您從不同的視角更認識孩子,也可以藉機讓大家知道孩子可能需要關懷與支持,組織一個幫助孩子的親友團。 -
鼓勵孩子接受幫助
讓親友團一起發想協助孩子的方式,這可能包括去輔導室接受諮商、去身心科就診等等。親友團也可以一起思考,由誰來邀請少年去尋求協助、誰去陪同。 -
讚美孩子的能力或毅力,強化與孩子的互動關係
尋找可以跟孩子一起參與的休閒活動,鼓勵孩子的能力與正向行為,強化跟孩子的互動關係。儘量陪伴孩子一起面對疾病及可能需要作的改變,讓孩子知道他並不孤單。「在一起」的感覺很重要,代表您我都不是一個人、不是一座孤島。 -
瞭解疾病,接受家庭諮商,並改善面對壓力的技巧
假如您的孩子真的生病了,建議您與孩子的醫師與師長保持密切聯繫,諮詢他們的建議。您也可以參考這個網頁有關治療與福利服務的各種資訊,瞭解有哪些服務或資源可以協助孩子。為了提升您與家人對孩子需求的應對能力及技巧,也可以考慮接受家庭諮商。 -
照顧自己也很重要
青少年需要長期陪伴。陪伴他們的您,有時也會感到疲累、身心狀況也會受到影響,好好照顧自己、適當的休息很重要。這不是推卸責任,而是讓自己可以充電,才能健康的繼續陪伴青少年。您除了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自己的心情,也可以加入實體的、線上的親友組織,例如:憂鬱症家長的社團。可以分享陪伴的經驗和甘苦,並減少心中的懷疑和擔心。
結論:及早確定,必要時及早開始接受治療、及早安心
無論您是親友、老師、社工、護理師,或是任何青少年那個重要的他。心理健康的困擾就像感冒,當有症狀時若能趕緊就醫病況通常可以改善;又像早期療育,當我們擔心著孩子的發展是否比較慢時,及早有專業團隊的支持和評估,不僅可以讓我們安心,且找到改善方向。當我們發現身旁的少年需要幫忙時,期盼您能陪伴他們或的幫助,就像去看感冒或早療評估一樣,及早評估、獲得幫助、辛苦也會少一點。
- E. Fuller Torrey(2006)。躁鬱症完全手冊(丁凡譯)。臺北市:心靈工坊
- David J. Miklowitz(2010)。是躁鬱,不是叛逆(丁凡譯)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
- Mental illness in children: Know the signs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healthy-lifestyle/childrens-health/in-depth/mental-illness-in-children/art-20046577 (2021/08/15造訪)